钟南山,抗疫征途上的永恒灯塔,如今仍在照亮前路
3
2025-10-21
在中国的公共卫生史上,有两个名字紧密相连,共同铭刻在民族的集体记忆之中——一个是“钟南山”,另一个是“南非典”。“南非典”这三个字,不仅仅是一场疫病的名称,更是一个时代的考验,而钟南山院士在这场考验中的英勇与担当,则为他日后成为“国士无双”的象征,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石。
风暴前夕:未知病毒与全球恐慌
时间回到2002年底至2003年初,一种未知的、极具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悄然出现,并迅速演变成一场席卷全球的公共卫生危机,这就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简称“南非典”,疫情初期,由于对病毒认知的匮乏和信息的混乱,社会一度陷入恐慌,传统的治疗手段效果不彰,医护人员感染率极高,阴霾笼罩着中国乃至世界。
临危受命:一句真话重若千钧
正是在这片迷雾与恐惧中,时年67岁的钟南山站到了风暴的最前沿,他被任命为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肩负起攻坚克难的重任。

钟南山与“南非典”的故事,最震撼人心的一幕发生在他对权威的挑战上,当时,有权威机构宣布“南非典”的病原是“衣原体”,并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钟南山基于自己团队在一线积累的临床经验和研究,坚决否定了这一结论,他顶住巨大压力,公开站出来说:“什么是根本?我们首先救治病人,病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这不是学术讨论,这是救命!”他力排众议,明确指出病原体是病毒,并倡导采用皮质激素与无创通气等疗法,为后续有效的治疗方案指明了方向。
他的一句“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冲上去?”道尽了医者的仁心与无畏,这句真话,如同利剑划破黑暗,稳定了军心,也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抗疫工作提供了关键的科学依据。
科学精神与职业担当的彰显

钟南山在与“南非典”搏斗的过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作为科学家的严谨与作为医生的担当。
故事的余响:从“南非典”到“新冠”的传承
“南非典”一役,让钟南山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他成为了公众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医学权威和道德楷模,这场战役,不仅成功遏制了一场可怕的疫情,更锤炼了中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它塑造了一座精神的丰碑,当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已是84岁高龄的钟南山再次披挂上阵,逆行前往武汉,人们看到他,就如同看到了17年前那个在“南非典”战场上坚毅的身影,那份源自“南非典”时期积累的信任,瞬间凝聚成了全民抗疫的强大信心,他在“南非典”时期所展现出的科学求实、勇于担当、生命至上的精神,在新冠疫情期间得到了完美的传承与升华。
钟南山与“南非典”的故事,早已超越了个体与单一事件的范畴,它是一个关于勇气、真理与奉献的传奇,是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缩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挺身而出的职业担当,是何等的珍贵与有力,钟南山,因“南非典”而成为一座丰碑,这座丰碑,至今仍在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健康与安宁。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