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乌鲁木齐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和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要求,结合本市疫情发展态势和实际情况,动态调整、科学精准地制定和更新疫情防控政策,力求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精准划分风险区域,动态实施管控措施
乌鲁木齐市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科学精准划定高风险区、低风险区,并动态调整。
- 高风险区:原则上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封控措施,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将及时降为低风险区。
- 低风险区: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低风险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的防范措施,市民需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减少不必要的外出,确需外出时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优化核酸检测策略,提升早发现能力

根据疫情风险情况,动态调整核酸检测范围和频次,避免“一刀切”。
- 重点区域与人群: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按照规定频次进行核酸检测,发生本土疫情时,根据流调溯源情况和疫情传播风险大小,科学确定检测人群的范围、频次和顺序。
- 社会面检测:低风险区内,可根据需要组织区域核酸检测,但更加强调精准划定检测范围、减少频次,鼓励市民按要求参与核酸检测,确保“应检尽检”,具体核酸检测点设置与开放时间,请关注各区(县)官方发布。
加强人员流动管理,防范输入风险
- 来(返)乌人员:所有来(返)乌人员需提前通过相关平台进行申报,并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达后,需主动向社区(村)报备,并配合做好“落地检”及后续的健康管理措施。
- 对高风险区外溢人员实行“7天居家隔离”。
- 对低风险区来(返)乌人员,需完成“三天两检”等相应健康监测要求。
- 具体管控措施将根据出发地疫情风险等级动态调整,请出行前务必查询最新政策。
- 离乌人员:非必要不前往高风险区,确需离乌的,需持有符合目的地要求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强化重点场所防控,筑牢社会面防线

- 各类公共场所(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餐饮机构、酒店宾馆等)、公共交通工具必须严格落实测温、扫码(场所码)、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戴口罩、清洁消毒等常态化防控措施。
-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需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做好个人防护。
- 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
完善服务保障体系,满足群众需求
乌鲁木齐市高度重视疫情期间的民生保障工作。
- 生活物资保障:确保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畅通物流配送渠道,特别是保障高风险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 就医需求保障:建立完善的应急就医绿色通道,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孕产妇、特殊疾病患者等群体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社区将协助有需要的居民安排就医车辆。
- 心理援助服务:提供线上心理疏导服务,帮助市民缓解因疫情产生的焦虑情绪。
温馨提示:
- 及时关注官方信息:请广大市民密切关注“乌鲁木齐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官方平台发布的权威信息,不信谣、不传谣。
- 加强个人防护:自觉遵守防疫规定,坚持勤洗手、常通风、用公筷等良好卫生习惯,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请及时向社区报告并按规定就医。
- 积极接种疫苗:符合接种条件的市民,特别是老年人,应尽快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共筑免疫屏障。
乌鲁木齐市的疫情防控政策将根据疫情形势和上级要求持续优化调整,让我们携手并肩,科学防控,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