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最新研判,新冠疫情进入低水平流行,仍需保持警惕

admin 1 2025-11-05 10:52:30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在一场学术会议上,就当前国内外新冠疫情形势发表了最新研判,他的发言为公众理解现阶段疫情特点、科学做好个人防护提供了权威指引。

疫情进入低水平流行阶段,社会运转恢复正常

钟南山指出,根据多方监测数据,新冠疫情目前已进入一个相对稳定、低水平流行的阶段,与去年年底的感染高峰相比,现阶段无论是在门诊病例数、住院病例数还是重症病例数上,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表明,通过大规模的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我国已建立起比较坚实的群体免疫屏障。

他充分肯定了过去一段时间我国疫情防控取得的巨大成果,强调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已基本完全恢复正常,这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付出巨大代价后换来的宝贵局面。

病毒并未消失,仍需关注变异与“长新冠”

钟南山最新研判,新冠疫情进入低水平流行,仍需保持警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钟南山也提醒公众需保持清醒的认识,他明确表示,“低水平流行”不等于“病毒消失”,新冠病毒仍在不断变异,目前国内主流毒株仍以奥密克戎变异株为主。

对于公众关心的两个核心问题,他给出了解答:

  1. 关于病毒变异:钟南山表示,科学界正在密切监测病毒的演变,虽然现有证据表明新变异株的致病性没有明显增强,但其免疫逃逸能力可能更强,这意味着即使曾经感染过,仍有可能再次感染,绝不能掉以轻心。

    钟南山最新研判,新冠疫情进入低水平流行,仍需保持警惕

  2. 长新冠”:即新冠后遗症,钟南山承认这是一个确实存在的问题,部分感染者在转阴后仍长期遭受如疲劳、呼吸困难、认知障碍(“脑雾”)等症状的困扰,他呼吁社会和医疗机构应给予这部分人群更多的关注、理解和必要的康复支持。

未来防控核心:保护高危人群,做好个人防护

面对未来的疫情防控,钟南山提出了重点方向,他认为,大范围、强制的社会面防控措施已成为过去式,未来的核心策略应转向:

  • 重点保护高危人群:老年人、有严重基础疾病者、免疫缺陷人群等是重中之重,继续推动这类人群的疫苗接种(包括第二剂次加强针),是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最有效的手段。
  • 倡导个人科学防护:在人群密集、空间密闭的场所,建议自觉佩戴口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多通风,并注意加强锻炼、保证营养,提升自身免疫力。
  • 加强基层医疗建设:确保医疗体系,特别是社区医院和基层诊所,具备对新冠病例的早期识别、诊断和分流能力,能够应对可能出现的局部波动。

钟南山的这次谈话,传递出两个明确信号:一是信心,我们可以更从容、更正常地生活;二是警惕,病毒犹在,科学防护不可废。

他的研判为我们划清了当前阶段的“知行界线”:在享受久违的烟火气与自由的同时,不忘对科学与自然保持一份敬畏,尤其要对身边的脆弱人群多一份关怀与保护,这或许是我们在后疫情时代,最理性、也最温情的共存之道。

上一篇:五一劳动节放三天还是五天(五一劳动节是不是放五天)
下一篇:【珠海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珠海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是哪里的】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