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区两名新增确诊病例行程轨迹发布,涉超市、医院等多处场所
1
2025-11-10
我的保定行程轨迹,是从直隶总督署开始的。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直隶总督署的青灰照壁上,我站在门前,想象着李鸿章、曾国藩曾多少次在此驻足,穿过仪门,走过戒石坊,在“公生明”牌坊下仰望,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大堂上“恪恭首牧”的匾额依然高悬,后宅院落里的海棠花开得正盛,坐在四堂院落的石阶上,闭上眼睛,督署二百年的兴衰如风过耳——这里不仅是保定的地理中心,更是理解这座城市的精神起点。

从总督署向北,我的行程轨迹延伸至古莲花池,踏进园门,暑气顿消,满池莲叶接天,粉色荷花在午后的阳光下微微颤动,沿着宛虹桥漫步,抚摸碑廊上历代文人留下的墨宝,在藻咏厅前驻足,想象乾隆皇帝当年在此观景赋诗的情景,水东楼上有老人在下棋,观澜亭旁孩子们在喂锦鲤,这座“城市蓬莱”见证了保定八百年的文脉传承,也承载着普通市民的日常欢愉。

傍晚时分,我改变行程轨迹,登上保定城墙,夕阳西下,整座古城沐浴在金色的光辉中,西大街的青砖灰瓦渐渐亮起灯火,钟楼在暮色中显得格外肃穆,沿着城墙漫步,看老城区与新城区在眼前交织——北边的万博广场霓虹初上,南边的老胡同里炊烟袅袅,这一刻,保定的古今交融变得如此真切。
夜幕降临,我的行程轨迹最终汇入军校广场,站在昔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旧址上,夜风拂面,远处传来广场舞的音乐声,这片土地曾培养出中国近代史上众多军事将领,如今成了市民休闲的场所,历史与当下在此奇妙交融,正如保定这座城市——它不张扬,却厚重;不喧嚣,却深邃。
穿行在保定的街巷间,我忽然明白,这座城市的魅力不在于某个孤立的景点,而在于它完整保留并仍在呼吸的历史脉络,每一条街巷、每一处院落都在诉说着故事,而我的行程轨迹,不过是轻轻划过时空表面的一道痕迹,却已足够让我窥见这座古城深藏的密码。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