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作为九省通衢、国家中心城市的武汉,始终秉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的总方针,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严防疫情输入与扩散,对于外来人员(指从武汉市域外进入或返回武汉的人员),武汉市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和上级防控要求,制定并动态调整相应的防疫规定,旨在实现精准防控,守护市民健康,确保城市运行安全有序,了解并遵守这些规定,是每一位来(返)汉人员的责任与义务。
当前,武汉对外来人员的防疫管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核心环节展开:
抵达前:主动报备是前提
提前报备是外来人员进入武汉的首要步骤,根据规定:
- 线上报备: 拟来(返)汉人员,特别是在出发前已获悉所在地区存在疫情风险的情况下,应提前通过“武汉战疫”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健康码页面或所在社区(村)指定的报备链接、二维码等进行线上信息登记。
- 信息准确: 报备需如实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出发地、预计抵达时间、交通工具、在汉详细住址(或目的地)以及健康状况等。
- 联系社区: 建议同时主动与在汉居住地或目的地的社区(村)、单位或所住酒店取得联系,告知行程信息,并确认最新的管控要求。
提前报备有助于相关部门和社区提前掌握信息,做好服务与管控准备,实现精准对接。

抵达时:配合查验是关键
抵达武汉的各类交通场站(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高速路口等)或社区卡口时,外来人员需积极配合完成以下查验:
- 健康码(行程卡): 主动出示“湖北健康码”或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并配合查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
- 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根据国内疫情风险等级变化,武汉市会要求外来人员提供规定时限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具体要求(如48小时内或24小时内)需密切关注武汉市最新发布。
- 落地检/即采即走: 武汉市在主要入城通道均设有免费核酸采样点,倡导所有外来人员抵达后立即完成一次核酸检测(“落地检”),做到“即采即走”,这是快速筛查风险的重要手段。
- 体温监测: 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测量。
抵达后:健康管理是核心

根据出发地的疫情风险等级,外来人员在抵达武汉后需严格落实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
- 高风险区来(返)汉人员: 实行“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按规定频次进行核酸检测。
- 中风险区来(返)汉人员: 实行“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如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则实施集中隔离,居家隔离期间需严格遵守规定,不得外出。
- 低风险区及无疫情地区来(返)汉人员:
- 通常要求在抵汉后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抵达当日“落地检”算作第一次),并做好7天自我健康监测。
- 在“落地检”结果未出前,尽量减少流动,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不参加聚集性活动。
- 自我健康监测期间,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向社区报告,并佩戴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
- 社区管理: 所有来(返)汉人员应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主动配合社区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特别提示与注意事项
- 动态关注: 疫情形势与防控政策动态变化,外来人员在计划行程前及抵达前后,务必通过“武汉发布”、“健康武汉”等官方渠道,或拨打市民服务热线(如12345)了解最新、最权威的防疫规定。
- 履行责任: 如实报告行程信息、配合健康管理是每位公民应尽的法定责任,对隐瞒、谎报信息或不配合防疫工作造成疫情传播风险的,将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 个人防护: 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武汉市针对外来人员的防疫规定,是一套集“事前报备、落地查验、分类管理、健康监测”于一体的科学防控体系,这些措施或许会给出行带来一些不便,但它们是保障超大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的必要之举,每一位来(返)汉人员的理解、支持与配合,都是对武汉抗疫工作的有力支持,共同筑起了这座城市坚固的防疫屏障,让我们携手努力,在精准防控下,安全、有序地流动与生活。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