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的仙途

admin 1 2025-11-09 12:16:29

这“仙”,原不必是餐风饮露、御剑飞升的,它或许更近于一种精神的纯度,一种心魂的专注,昔人云“用志不分,乃凝于神”,那承蜩的丈人,眼中只有蝉翼,万物皆虚,这便是他的仙;那解牛的庖丁,官知止而神欲行,刀刃游走于肯綮之间,这便是他的道,我们今日所扰扰不休的,正是那丈人眼中的万物,庖丁手中的筋骨,手机荧荧,信息滔滔,名利在左,得失在右,一颗心被撕扯成万千碎片,又如何能窥见那精微处的“仙意”呢?

凡人的仙途

这“非仙勿扰”便成了一道严厉的筛选,一种决绝的姿态,它仿佛是向这沸腾的人间,竖起的一道无形的界碑,这并非孤傲,而是自省;不是厌世,而是对生命有限性的清醒认知,一个人的心力就那么多,付与了尘嚣,便无力滋养灵苗,东晋的陶渊明,又何尝不是一位“非仙勿扰”的实践者?他解印归田,并非是去做那采药的隐士,而是要从“密网”与“宏罗”中挣脱出来,守护他心中那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净土,他拒绝了扰他心神的“俗扰”,才得以与“南山”的真意悠然相见,这份“心远地自偏”的定力,正是“勿扰”之精髓所在。

凡人的仙途

这“仙”的境地,终究不是一蹴可及的,它需要一种近乎苦行僧般的“养素”功夫,如同工匠造物,必先排除杂念,将全副精神灌注于指尖,方能令器物有魂,我们凡人修仙,亦当如是,须得在日常中,刻意地为自己辟出一方“勿扰”的时空,或于晨起时,静坐片刻,让思绪如尘埃般缓缓落定;或于阅读时,掩上房门,将神思完全浸入字里行间;甚或只是专注地品一盏茶,观一盆花,让感官从纷繁中抽离,全然沉浸于当下的细微体验,这般日复一日的涤荡与凝练,便是在为“仙根”培土。

这“非仙勿扰”四字,听来是隔绝,是冷峻,内里却蕴着一种热烈的期盼——期盼在这扰攘的尘世里,为灵魂寻得一隅清净的栖所,它并非教人逃离生活,而是教人以一种更精纯、更专注、更有力的姿态,重返生活,当我们能屏息那些喧嚣的“非仙”之扰,或许便能听见雪落在山峦上的微响,看见月光流淌在溪水上的纹理,触到那平凡日子里,悄然绽放的、一丝神性的光辉。

那时,我们虽仍是凡人,步履所及,或已是仙途。

上一篇:无症状感染者是啥症状/无症状感染者是啥症状图片
下一篇:南昌市疫情/南昌市疫情防控中心电话号码是多少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