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水果检出新冠病毒阳性,还能放心吃吗?科学解读来了

admin 1 2025-11-07 00:48:24

部分进口水果(如车厘子、火龙果等)在外包装或表面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的新闻引发关注,许多消费者担忧:这样的水果是否安全?吃了会感染病毒吗?本文将从科学角度为您详细解答。

病毒通过水果传播的可能性极低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中国疾控中心的权威意见,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目前尚未发现通过食物传播的病例,水果表面检测出病毒核酸阳性,不代表病毒具有活性和传染力,原因如下:

进口水果检出新冠病毒阳性,还能放心吃吗?科学解读来了

  1. 病毒存活条件苛刻:新冠病毒在常温干燥环境下存活时间短,水果表面通常不适合病毒长期存活。
  2. 感染需足够病毒量:即使存在活病毒,需通过手接触污染表面再触摸口鼻才可能感染,且需要足够大的病毒载量,通过饮食直接感染的概率极低。

进口水果的防控措施已全面加强

我国对进口冷链食品和水果实行严格的防疫政策:

  • 源头管控:对进口水果进行核酸抽检,阳性货物立即封存或销毁。
  • 消毒措施:口岸对水果外包装实施全面消毒,降低污染风险。
  • 追溯管理:通过冷链溯源系统监控流通环节,确保安全可追溯。

消费者如何安全处理水果?

尽管风险极低,但做好防护更能安心:

进口水果检出新冠病毒阳性,还能放心吃吗?科学解读来了

  1. 选购时:戴好口罩,避免直接触碰散装水果,优先选择正规超市或平台购买。
  2. 回家后
    • 用酒精湿巾擦拭外包装。
    • 用流动水冲洗水果表面30秒以上,可配合果蔬清洁剂浸泡。
    • 削皮类水果(如芒果、橙子)建议去皮食用。
  3. 处理后:彻底洗手,避免未清洁的手接触眼、鼻、口。

科学看待“食品阳性”事件

“物传人”的风险远低于“人传人”,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吴尊友指出,过去一年中全国数十万份冷链样本的阳性率仅为0.48%,且未引发大规模感染,消费者无需过度恐慌,只需注意日常防护。

水果是维生素和纤维的重要来源,合理食用有益健康,在科学防控和规范操作下,食用水果的风险可忽略不计,记住关键原则:认真清洗、生熟分开、勤洗手,即可安心享受美味!

(本文综合自WHO、中国疾控中心及权威医学期刊研究)

上一篇:今天林西疫情:林西疫情最新新闻
下一篇:【机动车今日限行尾号,一今日限行尾号】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