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给全球经济与社会运行带来巨大冲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作为我国能源行业的龙头企业,不仅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更在抗击疫情、复工复产、稳定经济中展现了央企的硬核担当与深厚情怀。
保供稳链,筑牢抗疫“能源生命线”
疫情暴发初期,交通管制、人员流动受限,但社会运转和医疗救治一刻也离不开能源,中国石油第一时间吹响保供“集结号”,全力确保油气稳定供应。

- 油气生产“不断档”:国内各大油田、气田在严格防疫的前提下,坚持连续生产,长庆油田、塔里木油田等主力产区克服困难,保持高负荷运转,确保原油产量稳定、天然气供应充足,为千家万户的温暖和无数企业的动力提供了坚实保障。
- 炼化装置“全速转”:为保障市场对成品油和化工原料的需求,尤其是医用口罩、防护服所需的聚丙烯等高熔脂无纺布原料,中国石油下属炼化企业开足马力,调整生产方案,优先排产医卫原料,有力支撑了全国防疫物资的生产。
- 销售网络“不打烊”:全国超过2万座中国石油加油站24小时正常营业,确保救护车、应急物资运输车、民生保障车辆随到随加,严格落实消毒、测温等防疫措施,为车主打造安全的消费环境。
攻坚克难,科技赋能“抗疫阻击战”
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中国石油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以创新驱动破解难题。

- 数字化转型加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生产调度、设备监控、线上办公的智能化、远程化,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保障了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
- “硬核”技术支援:旗下石油化工研究院等单位,紧急研发可用于生产口罩熔喷布的专用料,并快速实现工业化生产,有效缓解了当时熔喷布“一布难求”的紧张局面。
- 工程建设“加速度”:在国家重点油气管道和储气库项目建设中,中国石油的建设者们科学组织施工,克服人员返岗、物资运输等困难,确保项目如期推进,为后续能源储备和调峰保供奠定了坚实基础。
履行责任,彰显央企“大爱无疆”
在做好自身防控和生产经营的同时,中国石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全社会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 捐款捐物驰援一线:中国石油向湖北省等重点地区捐赠了大量现金和医疗物资,包括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急需物品,旗下各企业也纷纷向所在地政府及医疗机构伸出援手。
- 助力复工复产:严格执行国家阶段性降低企业用气成本政策,切实为下游工商业用户减负;通过灵活的销售策略,保障了春耕农业生产用油,为稳定经济社会大局贡献了石油力量。
- 全球采购与协作:利用其全球网络和资源,紧急从海外采购紧缺的医疗物资,支援国内抗疫,并积极与国际伙伴分享疫情防控经验,体现了全球化企业的担当。
疫情是一场大考,中国石油在这场考验中,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它不仅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稳定器”,更是危急时刻顶得上、靠得住的“国家队”,从油田戈壁到城市管网,从炼塔林立到加油站灯火通明,百万石油人用责任与汗水,在疫情期间铸就了坚不可摧的能源脊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为我国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提供了强大的能源引擎,这段特殊时期的经历,也将成为中国石油发展史上勇于担当、砥砺前行的生动注脚。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