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正常”是一个被我忽略甚至有些轻视的词语,它意味着普通、平淡,甚至乏味,我追逐着所谓的“不凡”,沉浸在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与社交中,用熬夜透支精力,用外卖敷衍肠胃,用碎片化的信息填满所有空隙,我以为那才是充实,才是生活的意义。
直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或许是一场病,或许是一段长时间的隔离,或许只是一次身心俱疲后的彻底停摆——将我强行按下了暂停键,在那段偏离轨道的时间里,世界被简化成房间的四壁和内心的回响,我才蓦然发现,那些我曾弃之如敝履的“正常”日常,竟是如此珍贵而遥不可及的幸福。
回归正常,首先是回归有温度的烟火气。
清晨,不再是刺耳的闹铃和兵荒马乱的冲刺,而是能够从容地为自己煮一杯咖啡,听着壶中水沸的咕嘟声,闻着空气中弥漫的醇香,走在去菜市场的路上,阳光洒在肩头,听着小贩热情的吆喝,看着蔬菜上未干的露珠,挑选几样自己爱吃的时蔬,亲手做一顿饭,不再是为了果腹,而是一种治愈,看着食材在锅中翻滚,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生活”,而不仅仅是在“生存”。

回归正常,是重建稳定而安心的社交节奏。
能够毫无顾忌地与好友相约,在一家熟悉的咖啡馆里,摘下口罩,看清彼此脸上最细微的表情,我们可以分享一块甜点,可以为一个无聊的笑话放声大笑,可以给对方一个实实在在的拥抱,周末,能回家陪父母吃一顿饭,听他们唠叨家长里短,那种被琐碎幸福包裹的感觉,让人无比心安,这些看似简单的相聚,是维系我们与这个世界最坚韧的纽带,它告诉我们:你并不孤单。

回归正常,是重新掌握生活的秩序感。
工作日,带着明确的目标走进办公室,与同事为了一个项目共同努力,在思维的碰撞中感受价值实现的喜悦,傍晚下班,迎着夕阳余晖,心中没有积压的焦虑,只有任务完成后的轻松,晚上,有时间读一本买了很久的书,看一部期待已久的电影,或者 simply just do nothing,发一会儿呆,然后安然入睡,这种对时间的掌控,对生活的规划,带来了久违的内心的平静与笃定。
我终于懂得,“正常”并非平庸,它是身体健康的舒坦,是内心安宁的富足,是人际关系和谐的温暖,是掌控自我节奏的从容,它是清晨的阳光、傍晚的微风、家人的笑脸和一顿家常便饭。
回归正常人的生活,真好,这是一种失而复得的庆幸,也是一种历经波澜后的懂得,愿我们都能珍惜这看似寻常的每一天,在平凡的日子里,品出最真实、最绵长的幸福滋味。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