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凌晨发文解析南京疫情,民众需警惕防疫外衣下的诈骗新套路

admin 3 2025-10-21 06:48:33

南京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就在今日凌晨,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医生通过其个人社交平台发表长文,对南京本轮疫情的防控情况、病毒特点及未来防控策略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专业解读,几乎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嗅到了“商机”,利用公众对疫情的关注和对权威专家的信任,编织出新的诈骗陷阱,值得每一位公民高度警惕。

权威发声:张文宏解析疫情,强调精准与常态

在凌晨的发文中,张文宏医生首先肯定了南京方面快速、有力的防控措施,他分析了Delta毒株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的特点,指出当前防控的核心仍是“快速流调、精准检测和及时隔离”,他强调,疫苗接种在预防重症和死亡方面效果显著,是构建免疫屏障的关键,他也提醒公众,新冠病毒将与人类长期共存,我们需要学会在常态化防控中生活,保持警惕但不必过度恐慌,坚持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依然是有效手段。

这篇及时、专业、理性的发文,如同定心丸,缓解了公众的焦虑情绪,提供了科学的防疫指引,信息的广泛传播也为骗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张文宏凌晨发文解析南京疫情,民众需警惕防疫外衣下的诈骗新套路

骗局升级:当“防疫”成为诈骗的新幌子

就在张文宏医生发文后不久,一些打着“疫情排查”、“流调通知”旗号的诈骗信息开始在网络和通讯渠道中浮现,这些诈骗手段往往具有极强的迷惑性:

张文宏凌晨发文解析南京疫情,民众需警惕防疫外衣下的诈骗新套路

  1. 假冒权威,伪造通知: 骗子冒充疾控中心、卫健委工作人员,甚至假冒“张文宏团队”的名义,发送短信或电话,声称检测到收件人是“密切接触者”,要求点击链接填写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验证码等,以进行“身份核实”或“领取防疫补贴”。
  2. “快速检测”陷阱: 声称可以提供“付费快速核酸检测通道”或“居家检测试剂盒优先配送”,诱导受害者支付高额费用。
  3. “特效药”谎言: 利用公众对疫情的担忧,推销所谓的“新冠特效药”、“增强免疫力秘方”,甚至假冒疫苗预约,骗取钱财。

这些骗局的核心,就是利用疫情这一特殊时期的公众心理,披着“防疫”的外衣,行诈骗之实。

防骗指南:如何识别与应对“疫情诈骗”

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新套路,公众必须擦亮双眼,掌握基本的防范知识:

  • 核实信息来源: 真正的流调电话会询问活动轨迹、接触人员等与疾病传播相关的信息,但绝不会索要银行卡号、密码或验证码,接到可疑电话或短信,应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公布的联系方式进行核实(如回拨官方公布的疾控中心电话)。
  • 警惕陌生链接: 切勿点击来历不明的短信链接,更不要在陌生页面填写个人敏感金融信息,所有官方的信息登记通常都会通过社区、单位或指定的官方平台进行。
  • 认准官方渠道: 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信息务必通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官方机构获取,不存在所谓的“私人快速通道”。
  • 科学认知疫情: 关注如张文宏医生等权威专家和官方媒体发布的信息,不信谣、不传谣,目前全球尚无针对新冠的特效药,任何宣称能“药到病除”的都是谎言。

张文宏医生的凌晨发文,传递的是科学、理性与责任,我们在汲取科学防疫知识的同时,也必须提升防范意识,筑牢心理的“防火墙”,抗击疫情,需要我们众志成城;防范诈骗,同样需要我们时刻警惕,让科学的归科学,让骗局无处遁形,这是我们在这场疫情大考中,需要共同修好的一门重要功课。

上一篇:【辛集疫情发布最新新闻/辛集疫情最新数据消息】
下一篇:【南昌疫情最新数据消息今天新增,南昌疫情确诊最新消息】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