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这一关键历史节点召开的全国两会,承载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会议时间确定:春回大地,共商国是
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4日在北京开幕。
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5日在北京开幕。
这一安排在遵循往年惯例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当时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要求,确保了会议能够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顺利进行。

时代背景:在挑战中砥砺前行
2021年全国两会的召开,处于一个复杂而特殊的国内外环境之中:

- 疫情防控与经济复苏: 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如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巩固经济恢复性增长基础,是核心议题之一。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中国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2021年的两会肩负着总结历史性成就,并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开好局、起好步的重任。
- 构建新发展格局: 面对深刻变化的国内外环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抉择。
主要成果与深远影响
2021年的两会,成果丰硕,意义深远:
- 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明确了2021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部署了全年重点工作,强调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 审查批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这是两会最受关注的成果,纲要擘画了未来五年乃至十五年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了重大工程项目、政策举措和改革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行动纲领。
- 通过一系列重要法律决定: 包括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等,体现了依法治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定决心。
- 聚焦民生关切: 教育、医疗、就业、社保、住房等民生话题依然是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焦点,一系列惠民政策举措在会上得到明确和细化,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21年全国两会,是一次承前启后、凝心聚力的大会,在特殊的时代坐标上,它成功地将党的主张、人民意愿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为中国在复杂形势下砥砺前行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动力,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次大会不仅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观察中国未来发展走向的重要窗口。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