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一声,手机收到一条来自【市疾控中心】或【防疫指挥部】的短信,内容是提示您可能与新冠病毒感染者存在时空交集,要求您尽快向社区报备……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心头一紧:“我必须要去报备吗?如果不报备会怎样?我该怎么办?”
别慌,这篇文章将为您一步步解答疑惑,告诉您正确的处理方式。
必须要去报备吗?答案是:必须!
是的,收到此类防控短信,必须、立即、尽快向所在社区(村)进行报备。
这绝非小题大做,而是基于以下至关重要的原因:
- 法律义务与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公民有义务接受和配合传染病防控措施,隐瞒行程、不配合流调或报备,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切断传播链的关键一环: 防疫短信是流行病学调查(流调)的重要延伸,它能快速锁定潜在风险人群,您的及时报备,可以帮助疾控部门更快地描绘出病毒传播链,精准定位风险点,从而保护您的家人、朋友和同事,避免疫情在社区内进一步扩散。
- 为您自身的健康负责: 短信提示意味着您存在感染风险,尽早报备,社区工作人员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告知您是需要居家健康监测、还是需要进行核酸检测,这是对您个人健康最及时、最专业的保护,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切记: 心存侥幸、隐瞒不报,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更是对整个社会防疫大局的破坏,一旦造成疫情传播,后果将十分严重。

收到短信后,我该怎么办?(清晰行动指南)
请保持冷静,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第一步:仔细阅读短信,确认关键信息
- 来源确认: 确认短信发送方为官方机构(如疾控中心、卫健委、12320等),谨防诈骗短信,官方短信通常不会要求您点击链接输入银行卡号、密码或验证码。
- 内容核实: 看清楚短信要求您具体做什么,是要求“立即报备”,还是“三天两检”,或是“居家健康监测”?记录下具体要求。
第二步:立即主动报备

- 联系谁: 第一时间联系您居住地或当前所在位置的社区(村委会、街道办)工作人员,如果您不知道联系方式,可以通过小区业主群、物业电话或网上搜索当地政府公布的社区联系电话获取。
- 如何报备:
- 电话报备: 最直接、最推荐的方式,清楚说明:“您好,我收到了疾控中心的防控短信,现向社区报备。”并如实告知您的姓名、联系电话、居住地址、收到短信的时间以及近期的行程轨迹。
- 线上报备: 很多地方开通了线上报备小程序或APP,按照指引填写相关信息即可。
- 如需当面报备: 在前往社区时,务必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
第三步:做好个人防护,等待后续指引
- 立即静止: 在得到社区的明确指示前,请尽量避免外出,不要参加聚集性活动。
- 佩戴口罩: 如因报备等原因必须外出,应全程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的口罩。
- 告知密切接触者: 告知近期与您有密切接触的家人、朋友等情况,建议他们也做好个人健康监测。
- 遵循社区指导: 严格按照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导进行下一步操作,无论是居家隔离、健康监测,还是前往指定的核酸检测点进行检测。
常见问题解答(FAQ)
-
问:我只是路过风险地区,也没进去,需要报备吗?
- 答: 需要。“时空交集”就是指您和感染者在同一时间段出现在同一区域,即使没有直接接触,也存在潜在的气溶胶传播风险,只要收到短信,就必须报备。
-
问:如果不报备,会有什么后果?
- 答: 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能面临批评教育、警告;如果导致传染病传播或造成严重传播风险,可能会被依法追究行政甚至刑事责任。
-
问:报备后我的信息会泄露吗?
- 答: 正规的疾控和社区工作人员有严格的保密纪律,您的个人信息仅用于疫情防控,会受到保护,请放心向官方机构提供真实信息。
收到防控短信,“报备”是规定动作,而不是选择题,它是一份社会责任,也是一份自我保护,面对疫情,我们每个人都是防线的一部分,您的每一个负责任的行为,都是在为这场抗疫战斗贡献力量,不慌张、不隐瞒、速行动,让我们共同守护健康家园。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