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创立时间探源,跨越百年的教育传承
1
2025-11-13
在黄海之滨、崂山脚下,坐落着一所承载着城市记忆与教育理想的学府——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自1924年建校以来,这座以红瓦绿树为映衬的校园,始终以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办学成果,屹立于青岛教育的高地,成为无数学子向往的求知殿堂。
青岛一中的校园浸润着独特的地域气质,晨起时,海风携着咸涩的水汽拂过教学楼;暮色中,远山轮廓与琅琅书声交织成青春的剪影,这种山海相依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一中人“包容开放而坚韧不拔”的品格,校训“敬教、乐学、育人、报国”不仅镌刻在石壁上,更融汇于每一堂课的思辨、每一次社团活动的探索、每一场体育竞赛的拼搏中,从战火纷飞年代坚守教育火种,到新时代践行素质教育,这里始终是精神与学识共同生长的沃土。

作为山东省首批重点中学和规范化学校,青岛一中以“学术与素养并重”为核心理念,学校构建了“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三级体系,开设人工智能、海洋科技等特色课程,与本地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室,让学生在手脑并用中触摸前沿科学,近年来,学科奥赛获奖人数、高考顶尖学府录取率持续领跑,而更令人称道的是,辩论社斩获国际奖项、模联团队发声世界舞台、民乐团奏响海外音乐厅——多元成长的路径在此豁然开朗。

百年的钟楼静观岁月变迁,但一中的教育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学校保留着德国建筑风格的老礼堂,墙上泛黄的照片讲述着郭沫若等名家曾在此挥毫的往事;智慧教室的电子屏正实时连接国际课堂,STEM实验室里3D打印机嗡嗡作响,这种“守正与创新”的平衡,体现在传统国学课堂的吟诵声里,也闪烁在机器人战队调试代码的专注目光中,历任校长推动的“分层走班”“生涯规划”等改革,使学校成为青岛教育改革的“风向标”。
从“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到斩获国际电影节奖项的导演,从扎根乡村的教师到叱咤商界的领袖,青岛一中的校友如繁星散布在各领域,每年校庆,白发苍苍的校友与意气风发的学子在樱花道上相遇,传承着“一中人”的身份认同,而学校建立的校友导师制,更让这份情怀转化为支持学生发展的现实力量。
当晨曦掠过操场边的百年银杏,青岛一中依旧以山海为卷,以奋斗作笔,书写着新时代的育人篇章,它不仅是青岛教育的一张金色名片,更是一座始终点亮理想、塑造未来的灯塔——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