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春节,被疫情按下了“静音键”。
往年的这个时候,火车站早已人潮涌动,归心似箭的游子们拖着行李箱,里面塞满了给家人的礼物和对团圆的渴望,空气中弥漫着“年”的味道——是厨房里飘出的腊肉香,是爆竹燃放后的烟火气,是全家围坐时那顿年夜饭的温暖。
而这一年,一切都不一样了。
“妈,今年……我不回去了。”这句话,我对着手机练习了无数遍,可当它真的说出口时,电话那头的沉默依然让我喉头哽咽,母亲在短暂的失落後,立刻换上轻松的语气:“没事没事,安全最重要,你自己在那边买点好的吃,我们视频过年也一样!”
就这样,我留在了工作的城市,度过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春节。

除夕夜,我对着iPad吃“一个人的年夜饭”,屏幕那头,是千里之外热闹的家,爸妈把手机支在饭桌中央,姑姑婶婶轮番凑过来打招呼,七岁的侄女兴奋地展示她的新衣服,我们通过视频干杯,隔着屏幕互相夹菜——“这个红烧肉你最爱吃,快夹一块”、“我做了你最喜欢的饺子,给你看看”……
这种“云团圆”很新奇,却也很心酸,我能看见他们的笑脸,却闻不到饭菜的香气;能听见祝福,却感受不到拥抱的温度,挂断视频后,房间里格外安静,窗外偶尔传来零星的烟花声,提醒我这个夜晚的特殊。
但就在这份孤独中,我也发现了别样的温暖。

楼上的邻居送来自己包的饺子,附着一张纸条:“一个人也要好好过年”;小区的微信群里,留守的年轻人们相约“云端守岁”,一起在线上看春晚、抢红包;大年初一早上,物业送来“留守大礼包”——春联、福字和汤圆,这些来自陌生人的善意,让这个寒冷的冬天有了温度。
这个特殊的春节让我明白,团圆从来不只是地理上的相聚,当物理距离被疫情阻隔,情感的联系反而以另一种方式变得更加紧密,我们学会了用新的方式表达关爱,在无法拥抱的时候更懂得珍惜。
疫情终将过去,但这个异地的春节会永远留在记忆里,它教会我们: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心在一起,就是团圆,当春暖花开,我们终将摘下口罩,给彼此一个迟到却更加用力的拥抱。
而在此之前,请各自珍重。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