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中北镇,一座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城崛起
1
2025-11-09
义乌,这座以“世界小商品之都”闻名的城市,正以其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城市能级,义乌柳青工业区的新一轮规划正式浮出水面,标志着这一传统工业集聚区即将迎来一场深刻的转型升级,为义乌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柳青工业区作为义乌早期发展起来的重要工业板块,曾为义乌的经济腾飞立下汗马功劳,随着城市空间的不断拓展和产业升级需求的日益迫切,传统的工业区模式面临着土地利用率不高、产业能级有待提升、产城分离、配套设施不足等挑战。
为积极响应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和义乌市全球贸易枢纽城建设的战略部署,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柳青工业区进行系统性、前瞻性的重新规划,已成为释放发展潜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新的规划方案并非简单的改造更新,而是一次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的系统性重构,其核心亮点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能级跃升:从“制造”到“智造” 新规划将重点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引导传统小商品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造智慧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积极培育和引进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科技研发、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等贸易服务新业态,构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空间布局优化:集约高效,功能复合 规划将打破原有粗放式的土地利用模式,通过盘活存量、提质增效,提高土地开发强度和利用效率,空间布局上,将不再是单一的工业厂房聚集,而是科学划分先进制造区、研发创新区、企业总部区、综合服务区等功能板块,这种功能复合的布局,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集聚与协同,实现了从“工业园区”向“产业社区”的转变。
产城深度融合:宜居宜业,活力迸发 新规划高度重视“产城人”的融合发展,柳青工业区将不再是夜晚“空城”,而是计划配套建设人才公寓、商业街区、休闲公园、学校、医院等生活服务设施,通过完善的城市功能,吸引并留住高端人才,让工作与生活无缝衔接,打造一个24小时充满活力的产城融合示范区,有效解决“潮汐交通”等城市病问题。

绿色生态先行: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 生态环保理念贯穿规划始终,将通过增加绿地面积、构建生态廊道、推广绿色建筑、建设完善的污水和固废处理设施等措施,打造一个低能耗、低排放、高颜值的绿色生态工业园区,这不仅提升了区域环境品质,也为企业和员工提供了更健康、更舒适的发展与工作环境。
交通体系完善:内联外通,畅通血脉 针对当前可能存在的交通瓶颈,新规划将着力构建高效便捷、内外联通的综合交通网络,优化内部路网结构,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强化与义乌国际商贸城、高铁站、机场等关键节点的快速连接,提升物流效率,为区内企业的原材料输入和产品输出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义乌柳青工业区的新规划,是义乌城市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的一个缩影,它的成功实施,将带来多重积极效应:
风起柳青,潮涌义乌,柳青工业区的新规划,擘画了一幅“产业先进、功能复合、绿色生态、活力迸发”的现代化产业新城蓝图,它不仅是空间形态的重塑,更是发展动能、城市品质和治理模式的全面升级,随着规划的逐步落地,一个焕然一新的柳青工业区,必将成为助推义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