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年秋冬季流感流行风险较高,且存在与新冠肺炎叠加流行的可能,建议及早进行疫苗接种并做好防控措施。流感流行风险研判中国疾控中心病毒学首席专家董小平指出,今年秋冬季出现较高水平流感流行的风险偏高。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背景下,流感和新冠肺炎叠加流行的风险显著增加,可能对公共卫生系统造成双重压力。
2、今年秋冬季出现较高水平的流感流行风险偏高,且有可能出现流感和新冠肺炎叠加流行的风险。针对这一形势,中国疾控中心病毒学首席专家董小平以及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张丹等专家给出了专业建议。
3、呼吸道传染病:多种病原体交替流行风险高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5年9月发布的通知,秋冬季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新冠病毒等将交替或共同流行。其中,流感起病急、高热(39℃以上)伴全身酸痛,易引发肺炎等重症;RSV对婴幼儿威胁显著,部分医院儿科阳性率已达40%,可能导致呼吸衰竭。
4、秋冬季节人体需重点防范呼吸道传染病、心脑血管意外、关节疾病及情绪问题,同时注意饮食营养与室内环境调节,通过疫苗接种、保暖防护、生活习惯调整等多维度降低健康风险。
5、首先就是尽量去接种疫苗。其实想要预防流感的话,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接种疫苗了。在我国其实6个月至5岁的儿童以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是可以优先去接种的,另外就是部分的孕妇以及部分的慢性病患者同样也是应该去优先接种疫苗。
6、流感发病情况 发病人数位居首位:在第一季度的传染病发病情况中,流行性感冒的发病人数最多,成为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这可能与冬春季节是流感高发季有关,同时防疫政策放开后,部分人群可能放松了防护措施,导致流感病毒感染出现小高峰。

1、首先,甲型H1N1流感预后良好,盲目囤药缺乏必要性。甲流起病虽急,但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痊愈,病程通常持续1-2周。对于体质较好、症状轻微的患者,通过充分休息、加强营养摄入(如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及对症治疗(如退热、止咳),即可缓解症状并恢复健康,无需依赖抗病毒药物。
2、布洛芬:主要用于缓解发热、疼痛等症状,对于新冠和甲流引发的发热和身体不适都有缓解作用。奥司他韦:是一种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流感,包括甲流。它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从而减轻病情。锌布颗粒: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
3、甲流有特效药吗?严格意义上讲,流感没有特效药。但如果是指吃了会有些效果、有一定积极影响的药物,那么流感还是有一些抗病毒药物可以服用的,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抗病毒治疗对于流感治疗是有帮助的,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4、提高身体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和接触史,以便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至于囤药的问题,专家并不建议盲目囤药。

5、甲流大范围感染引发了新一轮的囤药潮,尤其是奥司他韦等治疗甲流的特效药被抢购一空,但专家提醒需理性对待,避免盲目囤药和滥用药物。甲流感染情况:近期,甲流在多地大范围暴发,部分城市感染者数量甚至超过新冠。不少学校因学生感染而停课,显示出甲流的传播力和影响范围。
接种流感疫苗的重要性 即使已经患过流感,但由于流感病毒的型别众多,且不同型别之间没有交叉保护性,因此仍然建议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免疫力可持续一年。如何预防流感 接种流感疫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此外,接种流感疫苗还有助于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流感高发季节,医疗机构往往会面临较大的就诊压力。通过提前接种疫苗,不仅可以减少宝宝因流感而就医的可能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疗资源的紧张状况。
地区差异:在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冬、春季是每年的流感流行季节。因此,在这些地区,10月份是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当然,即使在流感流行季节开始后接种,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但提前接种可以更有效地建立免疫屏障。综上所述,为了更有效地预防流感,建议学生在每年的10月份接种流感疫苗。
北方寒冷地区:建议接种时间为每年10月至12月。北方冬季流感高发期较早,通常从11月开始进入流行季,疫苗需提前1-2个月接种,以确保抗体在流行季前充分生成。南方温暖地区:接种时间可延长至次年2月。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