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月X日晚间,一阵急促的警笛声划破了夜的宁静,我院急诊科迎来了一场严峻的考验,在短短半小时内,先后有6名症状相似的患者被紧急送入,均表现为剧烈的恶心、呕吐、腹痛伴腹泻,部分患者已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早期迹象,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保卫战,在急诊科迅速打响。
迅速响应,启动应急预案
面对突如其来的集体性医疗事件,急诊科当班医护人员立即启动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科主任、护士长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协调,预检分诊处迅速将6名患者标识为“紧急”级别,并根据症状轻重进行初步分流,抢救室、观察区、治疗室瞬间进入高效运转状态,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诊治。
高效协作,明确诊断病因
救治工作紧张而有序地展开,医生组迅速询问病史,得知6名患者均于当日晚在同一家餐馆就餐,发病时间集中,症状高度相似,高度怀疑为“集体性急性食物中毒”,护理组立即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抽血送检、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检验科紧急处理血常规、电解质及肝肾功能样本,影像科待命准备应对可能的复杂情况,在多科室的紧密协作下,初步诊断迅速明确:细菌性食物中毒(疑似沙门氏菌感染)。

精准施治,患者转危为安
诊断明确后,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立即实施,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抗生素治疗;对于呕吐严重、脱水明显的患者,则加强液体复苏,并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整个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痛苦,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他们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经过数小时的紧急救治和观察,至次日凌晨,6名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腹痛明显缓解,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所有患者均已安排住院,接受进一步的观察和治疗,目前情况稳定,无生命危险。

经验与警示
此次成功处置6例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充分检验了我院急诊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协作精神是成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
这一事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食物易于腐败变质,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我们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务必注意饮食卫生,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餐馆就餐;食物要烧熟煮透,隔夜饭菜需妥善保存并彻底加热后方可食用;一旦出现类似恶心、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尽快就医,并保留好可疑食品或呕吐物,以便查明原因。
我院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坚守岗位,恪尽职守,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