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基础病遇上新冠肺炎,双重风险下的生命防线

admin 2 2025-10-19 16:16:32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阴影下,有一类人群始终牵动着社会的神经——他们本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或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基础病,当基础病与新冠病毒感染叠加,风险不再只是简单的“1+1=2”,而可能演变为一场危及生命的风暴,理解这种双重威胁的机制,并采取科学防护措施,对保护脆弱群体至关重要。

基础病为何加剧新冠肺炎风险?

  1. 免疫系统的“双重负担”
    许多基础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人体抵御病毒的能力减弱,当新冠病毒入侵时,免疫系统可能反应迟缓,无法有效控制病毒复制,甚至可能因“反应迟钝”而引发更严重的炎症风暴。

  2. 靶器官的“脆弱性”
    新冠病毒不仅攻击呼吸道,还可能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受体侵袭心脏、肾脏、肝脏等器官,若患者本身已有心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疾病,这些器官的功能储备本就不足,感染后更容易出现多器官衰竭。

    当基础病遇上新冠肺炎,双重风险下的生命防线

  3. 药物与治疗的复杂性
    某些降压药可能理论上影响ACE2受体表达,尽管尚无定论,但用药调整需谨慎;而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药物可能进一步削弱抗病毒能力,治疗中需平衡基础病控制与抗感染之间的矛盾,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心衰患者的液体管理难题等。

典型基础病群体的特殊挑战

  • 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可能诱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甚至心肌炎。
  •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新冠病毒会加重气道阻塞,导致急性呼吸衰竭。
  • 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助长病毒繁殖,酮症酸中毒风险显著升高。
  • 肥胖人群:内脏脂肪多、肺通气功能差,更易发展为重症。

科学防护:构筑三重防线

  1. 基础病管理优先
    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肺功能等指标,确保病情稳定,例如糖尿病患者应优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心血管患者需避免擅自停用降压药。

    当基础病遇上新冠肺炎,双重风险下的生命防线

  2. 强化疫苗接种与防护
    基础病患者应优先接种新冠疫苗及加强针,并注意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集,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也可降低合并感染风险。

  3. 感染后的早期干预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气短等症状,立即就医筛查,切勿因担心医院交叉感染而延误,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如Paxlovid)、氧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可显著降低重症率。

社会支持与公共卫生责任

家庭与社区需加强对基础病患者的关怀,协助采购物资、预约就医,医疗机构应建立“绿色通道”,提供远程咨询,减少患者暴露风险,公共卫生政策也需将脆弱人群的保护置于核心,例如在疫情高峰期间定向分配医疗资源。

对于有基础病的群体,新冠肺炎不是一场普通的感冒,而是一场需要严阵以待的考验,唯有通过个人谨慎预防、家庭社会支持与医疗系统高效应对的合力,才能为这些生命筑起最坚固的防线,每一个脆弱生命的背后,都是我们不容忽视的责任。

上一篇:【大连两名感染者/大连两名感染者行动轨迹】
下一篇:北京元旦夜市/北京元旦哪里夜景好看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