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九一八,民族苦难的警钟与复兴的起点

admin 1 2025-10-19 05:08:30

每年的9月18日,对中国而言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回荡在中国历史上的不是欢庆的钟声,而是侵略的铁蹄与民族的悲歌。“九一八事变”,不仅是1931年9月18日那个夜晚爆发的具体事件,更是一段深重国难的开始,是中华民族心中一道永不愈合的伤痕,也是一座时刻长鸣的历史警钟。

黑夜中的炮火:事变始末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自行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一段南满铁路路轨,并反诬为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日军随即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继而发动了对沈阳城的全面进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铭记九一八,民族苦难的警钟与复兴的起点

由于当时的国民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数十万东北军未能组织起有效的反击,日军在短短四个多月内,迅速占领了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全境,相当于日本国土三倍多的110万平方公里土地沦陷,三千万同胞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亡国奴生活,次年,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了伪“满洲国”,对东北进行了残酷的殖民统治与资源掠夺。

国难与觉醒:事变的影响

铭记九一八,民族苦难的警钟与复兴的起点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是日本军国主义推行大陆政策、实施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和关键一步,它的影响是深远的:

  1. 中华民族的空前危机: 事变的爆发,使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巨大危机,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2. 局部抗战的开始: 尽管国民政府初期未进行全面抵抗,但东北地区的部分爱国军民,如马占山等,奋起抗击,打响了武装反抗日本侵略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随后发表了抗日宣言,并领导或协助组建了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正式开始,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3. 民族意识的空前高涨: 国土的沦丧极大地刺激了全体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成为全民族的共识,全国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为日后全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全面抗战的爆发奠定了广泛的民意基础。

历史的回响:纪念与启示

九十余年过去,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九一八的警钟依然需要长鸣。

  • 它是“勿忘国耻”的象征。 每年的这一天,中国多地,尤其是沈阳(事变发生地),都会拉响防空警报,以此警示人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这凄厉的警报声,是对逝去生命的哀悼,也是对侵略罪行的控诉。
  • 它是“振兴中华”的鞭策。 历史的教训惨痛而深刻:“落后就要挨打”,九一八事变提醒我们,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综合国力的强盛,是抵御外侮、维护和平的根本保障。
  • 它是“珍爱和平”的呼唤。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汲取教训,防止历史悲剧重演,在缅怀苦难的同时,我们更应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9月18日,这个镌刻在中华民族记忆深处的日子,承载着屈辱、伤痛,也孕育着觉醒与奋起,它告诉我们,历史的真相不容篡改,民族的苦难不容忘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九一八,我们更应深知肩上的责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将悲愤化为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砥砺前行,唯有如此,才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那些在黑暗中为民族寻光而牺牲的先烈。

上一篇:全国新冠肺炎死亡病例4632例是多少(全国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详情)
下一篇:南京疫情无症状感染者/南京1例无症状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