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了一例鼠疫确诊病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了解,患者为当地牧民,因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就医,经实验室检测确诊为腺鼠疫,患者已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病情稳定,相关密切接触者均已实施医学观察,未发现新增病例。

鼠疫是一种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跳蚤叮咬或接触感染动物传播给人类,历史上,鼠疫曾导致多次大流行,被称为“黑死病”,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鼠疫已成为可防可控的疾病,内蒙古作为鼠疫自然疫源地,偶有散发病例报告,此次病例的发现表明当地监测系统运行有效。
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启动公共卫生应急响应,对患者活动区域开展消杀工作,加强鼠疫防控知识宣传,并提醒居民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尤其是病死啮齿类动物,医疗卫生机构已强化发热门诊筛查,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专家指出,鼠疫虽然后果严重,但通过科学防控和及时治疗,完全可以控制传播风险,公众无需过度恐慌,但应提高防范意识,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前往鼠疫疫区活动,相关防控工作正有序推进,疫情总体可控。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