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 当地迅速启动应急响应
1
2025-11-11
福建莆田的疫情牵动人心,其中一大特点引发广泛关注:儿童感染比例较高,据官方通报,在莆田本轮疫情的确诊病例中,有相当一部分为12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甚至包括多例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学生,这一现象不禁让人追问:为什么这次疫情中这么多小孩子被感染?
本次莆田疫情由德尔塔变异毒株引起,与原始毒株相比,德尔塔具有更强的传染性,研究表明,其传播速度更快,病毒载量更高,且更易感染年轻群体,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本就属于易感人群,面对传染性更强的德尔塔,感染风险自然增加。
莆田疫情最初在铺头小学和协胜鞋厂两条传播链上发现,随后迅速引发家庭聚集性感染,在莆田的许多家庭中,祖辈多未接种疫苗,父母一代部分接种,而12岁以下儿童则均未接种,当病毒通过成人带回家中,未接种的儿童便成为最脆弱的环节,极易在家庭内部形成“儿童-成人-儿童”的交叉传播。

目前我国疫苗接种覆盖主要针对12岁以上人群,12岁以下儿童的疫苗尚未大规模接种,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实际上处于“免疫空白”状态,成为病毒传播的突破口,在莆田的疫情中,这一群体的暴露风险尤为突出。
学校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天然具备疫情扩散的条件,孩子们在教室、食堂、宿舍等密闭空间中长期共处,加之低龄儿童防护意识相对薄弱,口罩佩戴不规范、手卫生执行不到位等现象普遍,一旦有感染者进入,很容易引发聚集性疫情。

莆田地区宗族观念浓厚,家庭聚会、社区活动较为频繁,疫情期间,这些社交活动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温床,儿童随家长参与各类聚会,增加了暴露机会。
莆田疫情中儿童病例多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疫情是一面镜子,照见我们防控体系中的短板,保护孩子,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唯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疫屏障。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