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时光有坐标,那么我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锚点,便是“佟楼中学,初中99级”。
这个称谓,像一把独特的钥匙,能瞬间打开记忆的闸门,那三年,横跨了两个世纪,我们懵懂地告别1999,又好奇地迈入2000年,世纪之交的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种莫名的兴奋与憧憬,而我们,正身处佟楼中学那片小小的天地里,经历着只属于我们的兵荒马乱的青春。
还记得佟楼中学的模样吗?或许没有现代化的教学楼,但那几排朴素的平房或旧楼,承载了我们所有的悲欢,斑驳的墙壁上爬满了常春藤,操场边的双杠和篮球架是我们课后争抢的“宝地”,那条从教室到食堂的林荫道,我们曾无数次奔跑而过,踩着秋天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99级的我们,是独特的一届,我们可能还用着木质铅笔盒,里面垫着印有乘法口诀的课程表;我们开始在晚自习时偷偷传递纸条,上面写满了不着边际的悄悄话和明星贴画,男生们迷上了《灌篮高手》,学着流川枫的样子耍酷,女生们则聚在一起哼唱着还珠格格的“你是风儿我是沙”,我们的书包里,装着沉甸甸的课本,也装着《当代歌坛》和几盘磨了边的磁带。
那些熟悉的面孔和声音,如今想来依然鲜活,总爱在数学课上画抛物线画到忘我的老师,粉笔头总能精准地命中开小差的同学;那个总和自己分享一包辣条、一起在考场上“患难与共”的同桌;还有那个在运动会上为你呐喊助威,目光不经意对上便会脸红心跳的隔壁班同学……这些碎片,拼凑成了我们共同的、名为“99级”的青春图谱。

我们曾在那个小小的校园里,为了一次期中考试而紧张焦虑,也为了一场班级篮球赛的胜利而欢呼雀跃,我们抱怨过做不完的作业,也珍惜着课间十分钟的短暂自由,我们在这里第一次理解了离别的含义,当2002年的夏天来临,我们在彼此的毕业纪念册上,用最真诚也最稚嫩的笔迹,写下“勿忘我”和“前程似锦”。
二十多年倏忽而过,佟楼中学或许早已变了模样,我们99级的同学也散落在天涯,为人父母,在各自的轨道上奔波忙碌,但“佟楼中学初中99级”这个坐标,却永远清晰地刻在人生的地图上,它不只是一个地点和时间的标记,它是一段岁月的浓缩,是一种身份的认同。
无论我们走了多远,每当想起这个称谓,心头总会涌上一股暖流,那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是我们最初认识世界、结交朋友、体会成长的故乡。
嘿,佟楼中学99级的同学们,你们都还好吗?是否,也会在某个不经意瞬间,想起那个回不去的夏天,和那个夏天里的我们?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