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确诊病例自行服药延误就诊,专家紧急提醒,出现这些症状请立即就医

admin 1 2025-11-09 08:56:27

事件回顾:自行服药掩盖病情,确诊时已具传染性

据流调信息显示,该患者于本月初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自行前往药店购买退烧药及抗生素服用,服药后症状暂时缓解,但数日后病情反复并加重,经核酸检测呈阳性,确诊为新冠肺炎,调查发现,其在自行服药期间多次出入超市、公交等公共场所,增加了密切接触者追踪的难度。

疾控部门指出,退烧药虽能暂时压制症状,但无法消除病毒传播风险。“症状缓解不等于没有传染性”,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强调,“早期病例的及时发现是阻断传播链的关键。”


专家解析:自行用药存三大隐患

  1. 掩盖病情真相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指出,新冠感染初期与普通感冒症状相似,但自行用药可能掩盖病情进展,延误最佳诊疗时机,甚至发展为重症。

  2. 加剧药物滥用
    抗生素对新冠病毒无效,盲目使用可能引发耐药性,部分退烧药与特定基础病存在配伍禁忌,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北京一确诊病例自行服药延误就诊,专家紧急提醒,出现这些症状请立即就医

  3. 扩大社会传播
    清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分析:“该案例暴露出部分民众对‘小病自治’的侥幸心理,一旦感染者因症状缓解放松警惕,将形成移动传染源。”


防控建议:筑牢“早发现”第一道防线

  1. 症状预警机制
    市民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新冠十大症状”,须立即前往发热门诊排查,避免自行购药或到非定点诊所就诊。

    北京一确诊病例自行服药延误就诊,专家紧急提醒,出现这些症状请立即就医

  2. 药店联防责任
    目前全市已严格执行退烧药实名登记制度,药店需主动询问购药用途,对疑似症状者引导就医。

  3. 公众科普强化
    通过社区宣传、媒体科普等方式,明确“自行服药=风险转移”的认知,倡导“可疑症状立即报备”的责任意识。


案例启示:个人防护关乎防疫全局

这起病例再次证明,疫情防控需要每个公民的精准配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曾多次呼吁:“个体微小的谨慎,能汇聚成防疫的巨盾。”当前全球疫情反复,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只有将“主动就医”化为社会共识,才能最大限度压缩病毒传播空间。

温馨提示:若您或家人出现疑似症状,请立即佩戴医用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近前往发热门诊接受免费核酸检测,保护自己,亦是守护他人。

上一篇:江西万年新型冠状病毒/江西万年疫情
下一篇:【清明节放假几天?收不收过路费/清明节放假收过路费吗】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