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际糖价在多重因素交织下走出了一波显著的震荡上行行情,从宏观经济环境到产业微观调整,从气候异常到贸易流变化,糖市在这一年经历了复杂的供需再平衡过程,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2021年初,洲际交易所(ICE)原糖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徘徊在15美分/磅左右,随着市场基本面逐渐收紧,糖价在2月至3月快速拉升,突破17美分,创下2017年以来新高,此后,糖价在第二季度出现技术性回调,但始终未跌破15美分支撑位,进入下半年,糖价再度发力,在10月触及21美分的高点,最终全年以强势格局收官,年涨幅超过20%。
供需格局趋紧
全球食糖产量在2021年受到主产区不利天气的冲击,巴西遭遇近一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导致甘蔗单产大幅下滑,糖产量预估被多次下调,欧洲甜菜产区遭受霜冻与病害侵袭,泰国仍处于从连续干旱中恢复的阶段,产量未能完全回归常态,需求端则随着全球经济复苏稳步回升,供需缺口扩大成为推动糖价上行的核心动力。

能源价格联动效应
原油价格在2021年的持续上涨,显著影响了巴西的糖醇生产结构,当原油价格高于60美元/桶时,甘蔗制乙醇的经济效益凸显,糖厂倾向于将更多甘蔗用于生产乙醇,从而减少食糖供应,这一年,巴西甘蔗制糖比例一度降至46%的历史低位,较上年同期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直接减少了约900万吨糖供应。
投机资金推动
在全球通胀预期升温的背景下,大宗商品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截至2021年底,ICE原糖期货非商业净多头持仓持续保持在20万手以上的高位,投机资金的深度参与放大了糖价的波动幅度。

物流与贸易流变化
集装箱短缺和海运费用飙升导致食糖贸易成本增加,特别是亚洲进口国面临的运输瓶颈,使得区域间价差扩大,中国等主要进口国在年内加大采购力度,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紧张态势。
2021年的糖价上涨并非单纯周期性波动,而是反映了产业深处的结构性调整:
2021年国际糖价的强势表现,为全球糖业带来深远启示,在气候变化常态化、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糖市的农产品属性与能源属性结合更为紧密,价格波动或将更频繁地受到跨市场因素的影响,对于产业链企业而言,建立更灵活的风险管理机制,深化对全球供需格局的理解,将成为应对未来市场挑战的关键。
2021年的国际糖市,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后疫情时代大宗商品市场的共同特征:供给弹性下降、资本参与度提高、跨市场联动增强,这一年的价格走势不仅改变了短期贸易格局,更预示着全球糖业正在进入一个充满新变数的时代。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